6月6日,我院神經外科上演了溫馨有愛的一幕。5個月大的寶寶小月月手術后哭鬧不止,該科護士客串起母親的角色,為她哺乳,安撫她,呵護她,給她母親般的關愛。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小家伙的病情一天天好轉起來。
爭分奪秒 全力搶救幼小生命
6月3日14時30分,我院神經外科一病區主任齊平建接到新野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的求助,5個月大的寶寶小月月不慎從床上跌落,導致左側顳頂枕部巨大硬膜外血腫,請求轉入我院治療。
這名患兒是該科多年來收治的最小體重、最小年齡的手術患者,手術風險高,不確定因素多。齊平建主任指示全科做好搶救準備,并積極與麻醉科聯系,做好麻醉預案。
患兒入科后,科室值班醫生及值班護士爭分奪秒建立靜脈通道,積極完善術前準備。17時,患兒進入手術室,由齊平建親自主刀手術。考慮到患兒年齡小,手術耐受性差,體重僅7.5千克,血容量小,術中止血嚴密,出血量僅約20毫升,并盡可能縮短了手術時間。18時10分,手術完美結束。麻醉復蘇后,患兒反應明顯好轉,參與搶救的醫護團隊及患兒家屬終于松了一口氣。術后第二天,復查頭顱CT可見中線結構恢復,硬膜外血腫清除徹底,占位效應解除。
愛意融融 女護士為患兒哺乳
身處陌生的環境,術后的小月月煩躁不安,哭鬧不止,小月月的媽媽沒有母乳,她又堅決不喝奶粉。寶寶哭紅的眼睛、令人揪心的哭聲牽動著每個人的心。聽到孩子的哭聲,剛休完產假上班的神經外科護士陳磊不由紅了眼眶。她征得患兒家屬的同意,將孩子攬入懷中,用自己的母乳喂孩子。小月月漸漸平靜下來,安靜入眠。
“作為醫護人員,對每一位患者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這件事是我應該做的。”面對接連不斷的贊揚,陳磊這樣回答。
術后,我院神經外科醫護人員紛紛客串起母親的角色,經常把她抱在懷里,像哄自己的孩子一樣,安撫她,呵護她,給她母親般的關愛。護士長王新華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患兒僅有5個月齡,護理難度大。醫生給了這個小家伙第二次生命,術后我們科都把她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努力做好護理工作,減少并發癥。”
在醫護團隊的悉心照料下,小月月的病情正在一天天好轉起來。